香港经济导报(海南自贸港频道)记者李崇育
阿飞有一辆70多万元的宝马车,也有着体面的工作,但因为家里一时周转不开,于是想要借款解决燃眉之急,慕名找了一家海口大有名气的金融公司。
经过一系列的电子链接签字,手持身份证录视频等“正规”流程,阿飞终于通过押车的方式拿到了14.4万元,可钱刚到帐,手续费便扣走了2万元。
有了押车凑到的12.4万元,阿飞暂时度过了人生中的难关。后来,阿飞有了钱,已在还款18个月近12万元后,想准备一次性提前还款5万,即总计17万,该金融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阿飞还要还的是9万,即20.1万余元。
在协商未果起争执后,阿飞便在今年的2月停止了还款,随后车也被该金融公司半夜派人“扣走”了。
原本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利息费用之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阿飞和金融公司之间,相互争执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的真相?
6月8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在双方都提供的相关佐证里,记者梳理发现,涉事公司为海南中融富财富信息咨询公司(下称中融富),其操作手法的“技术”程度,令人称奇。多位法律界人士细看后,均感到瞠目结舌,指出:中融富把高额利息操作成合法化的手段,堪称金融放贷界的完美范本。
中融富让阿飞签下的协议合同 记者李崇育 摄
借一笔款 签了11份协议合同
阿飞提供的材料里,原本只是想要简单民间借贷的他,以名下有一辆宝马汽车作为抵押物,向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嘉陵国际大厦7楼中融富办理车辆抵押贷款业务。
2023年6月25日,双方"自愿"签订了一系列的合同条款,这其中主要名为《车辆融资租赁合同》,是和深圳任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订,双方约定该融资项目,阿飞的宝马车转让价款为14.4万余元,租凭期限为3年,同时还签订一份汽车抵押合同,以主合同下租凭车辆作为抵押物,为其在主合同项下的全部债务向出租方深圳任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随后,双方还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也就是说,借贷关系里,光与深圳任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就有三份。
当日,接下来阿飞在中融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跟中融富又签订了服务费为1000元《融资租赁居间服务合同》,以及服务费为9375元《信息咨询服务合同》,这里与中融富有关系的合同,就有两份。
当日,阿飞又与海南普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一份服务费为9625元《居间协议》,和服务费为8250元《信息咨询服务合同》。
当日,阿飞又跟智博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签订了服务费为三年每月447.56元《车辆融资咨询及服务协议》,以及另外一份合同内容主体一模一样的《车辆融资咨询及服务协议》,这个交费是一年,每月1367.29元。
上述合同,阿飞说,自己除了主合同,其它的,都没有见过。按他的说法,签了一个电子合同,电子签名自动延续到其它合同里。
按上述操作手法,阿飞想要借款却要签订一系列看似和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相关的协议。实际上,与阿飞接触的人是中融富公司的人,签订的主合同相对方,又是另外一家公司深圳任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这个主合同约定的借款是144375元,以本息方式三年每月4969.53元进行偿还,并对车辆办理了抵押登记,但在这之外,又分别与三家主体,签了两份的虽然名字有所不同,但其实都是服务费、居间费同样一件事的合同。
令人称奇的是,阿飞跟三家公司签订的这么多份服务费合同后,还额外与云南顺安不良资产处置有限公司签订一份《租后管理合同》,该合同约定资产回收费用,海南省内5000元一次,海南省外8000元一次。
服务费 有的还是双份收取
法律界相关人士指出,阿飞签订的名为融资租赁服务合同,实为民间借贷的一种贷款模式,本案中,阿飞为了借到这14.4万元,要给以上企业上缴额外的服务费,而且有的还是双份的!通过这些合同表面看似是融资租赁关系,实则是民间借贷关系,根据实际收到的本金,和偿还的利息及各种名目的手续费,已远远超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即便认定为融资租赁,也超出了年化收益率24%的这个标准。
另外,当时阿飞只签了一个电子签,没有想到会出来这么多的合同,这些合同也是在阿飞报警后才拿到了这一堆的协议合同,他仅仅想简单地进行一个借款,却万万没有想到,利息是如此之高。签了如此之多的协议,这些协议所展现出来的关系和他内心本意想要去借款的关系是完全冲突的,不一致的。
中融富回应称:自己只是中介
针对中融富的操作手法,今年3月23日,在被中融富半夜把车“扣走”后,阿飞选择向警方报案求助。
6月8日,记者联系上中融富负责人伍某彬,他回应媒体称,目前,准备起诉阿飞。6月10日,伍某彬提供截图显示,海南中融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诉阿飞一案,在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提交中”。记者查看提交的时间为,2025年6月9日。这意味着,记者采访后,中融富加快速度拿起法律的武器起诉了阿飞。
此案中,作为一家金融放贷公司,中融富是否有金融许可证?伍某彬告诉记者,他们只是中介,没有金融许可证。
在我国只要是正规的、以放贷为主营业务的机构,无论是全国性银行还是地方性小贷公司,都必须持有中央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件才能合法经营。任何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放贷业务的行为都是非法金融活动(俗称“非法放贷”)。市场上存在大量打着“信息咨询”、“科技服务”、“资产管理”等名义,实际进行非法放贷的公司或平台,它们没有获得任何放贷许可。消费者在选择贷款机构时,务必核实其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金融许可证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以保护自身权益,避免陷入非法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风险。
放贷的中融富和想要取回车的阿飞,二者的故事下一步会有何进展?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