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能产业蝶变 万宁龙滚凤梨铺就致富“黄金路”

2025-04-16
来源:海南频道原创

顶部.gif

香港经济导报海南自贸港频道网讯(记者陈辉栋)初夏的万宁市龙滚镇水坡村凤梨基地,齐整的凤梨果实在晨曦中泛着金光,清甜果香弥漫在果园中。万宁市凤梨产业协会会长、水坡村党支部书记龚春勋正忙着指挥工人采摘成熟果实。这片曾因传统“巴厘”菠萝品种老化陷入滞销困境的土地,如今在政策引领下实现产业蝶变,成为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标杆,走出一条以凤梨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的“黄金路”。

微信图片_20250416090034.jpg

正等待采摘的凤梨


微信图片_202504160900331.jpg

工人正在采摘凤梨


微信图片_20250416090022.jpg

龚春勋和工人一起采摘成熟的凤梨


微信图片_20250416090033.jpg

刚采摘下来的凤梨在等待包装


微信图片_202504160900341.jpg

与台壹公司签订合作协约


微信图片_202504160900342.jpg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俞敏洪在品尝龙滚凤梨


一、破局之路:政策引领品种革新,激活产业新动能

龙滚镇的菠萝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巴厘”菠萝曾是该镇支柱产业,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3.6万亩。“公路两边的楼房几乎都是靠种菠萝建起来的。”龚春勋回忆道。

然而,单一品种、管理粗放和土地退化,导致巴厘菠萝易受低温影响出现“黑心果”,亩均产值长期低于3000元,产业发展陷入瓶颈。

面对困局,2017年,龙滚镇开启品种革新:镇政府组织农户赴乐东考察,引进金钻凤梨、黄金凤梨等高附加值品种,引入数字化种植技术,并成立凤梨产业协会向种植户提供全链条服务。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在2022年,镇政府向国家农业部申报农业产业强镇创建计划,获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支持。

作为首批试种户,龚春勋说:“金钻凤梨口感清甜多汁,和传统菠萝完全不同,当时去乐东考察完我立刻认定这是能带领大家致富的好品种。”

政策推动下,产业转型加速:截至2024年,全镇凤梨种植面积突破1.2万亩,2025年预计可达1.5万亩,新品种占比70%,亩均产值提升至1.8万元,较传统品种增长200%“今年收购价格更加美丽,每斤上涨1-2元,全镇凤梨产值有望再创新高。”龚春勋说。龙滚凤梨产业经过几年发展现在还辐射周边的山根和乐等乡镇,形成区域化集群。

二、全链赋能:政策护航产业升级,构建发展新生态

据龙滚镇副镇长卓富介绍,凤梨经济作为占全镇农业产值50%的支柱产业,龙滚镇以“全链条赋能”为目标,通过五大举措夯实基础:

1. 标准化种植筑牢品质

“五统一”模式(统一肥料、种苗、技术、病害防治、订单收购)规范流程,党员和村集体带头示范,推广金菠萝等新品种,种植面积超8000亩,从源头提升品质。

2. 科技支撑突破瓶颈

与台壹凤梨研究院、中国热科院合作,成立科技工作站,研发本地特色品种,形成标准化技术体系。凤梨产业协会提供育苗、种植、销售全流程服务,推动技术落地。

3. 品牌矩阵提升溢价

制定74项核心标准,创建“龙滚侨乡凤梨”地理标志,搭建数字化交易平台,实现线上展示、订单交易、防伪追溯,推动产业管理升级。

4. 创新扶持化解风险

统筹超1600万元资金用于新品种推广和基建,推出菠萝价格保险,市级财政补贴50%保费,让农户“种得安心”。

5. 培育主体联结农户

引进龙头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等机制,带动超1000户农户参与,联农带农覆盖率达25%以上。

来自湖北的凤梨销售商李志感慨:“过去巴厘菠萝偏酸、甜度一般,受气候影响易出黑心果,运销风险很大。现在新品种甜度高、卖相好,市场订单供不应求,农户和经销商双方都尝到了凤梨的甜头。”

三、三产融合:延伸链条,解锁多元价值

除鲜果销售,龙滚镇开发凤梨果干等7大系列深加工产品,带动产值提升45%18%实现出口。依托“侨乡”文化和热带农业景观,规划凤梨主题民宿、研学基地,推动农旅融合,新兴业态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落地,龙滚镇正申报凤梨出口示范基地,目标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亿元。

水坡村种植户陈修德在他的果园中拿着水果刀切开一个凤梨检查甜度,他笑着说:“没想到手中的菠萝刀,会在自贸港春风中变成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展望:从“菠萝之乡”到“凤梨高地”,从传统菠萝到高附加值凤梨,龙滚镇的实践让凤梨种植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以上,更构建了“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品牌驱动、联农带农”的乡村产业新范式。这片“菠萝之乡”正以凤梨为支点,在自贸港政策东风下,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新底.jpg


阅读8731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