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税,明天豁免,后天又威胁新清单——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就像一部悬疑剧,剧情反转之快,连最资深的华尔街分析师都直呼“跟不上节奏”。明明才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加升至145%,前几天却又悄悄豁免了部分电子产品。这套反复无常的操作,让全球企业主、外交官和经济学家们头疼不已。有人说这是“交易的艺术”,也有人批评是“混乱的决策”,但不难看出,这场关税“变脸秀”背后,其实是商人思维、国内政治和选举策略的混合产物。
商人的砍价剧本 ——先吓唬,再谈判
从他反复无常的动作中,可以窥测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商业谈判”。在他眼里,国际贸易和纽约房地产交易没什么不同——先开出一个离谱的条件,吓住对方,再慢慢让步,最终达成对自己有利的协议。
2018年,他率先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摆出一副“不惜全面开战”的姿态。中方起初强硬回击,但几个月后,当美国代表团抵达北京谈判时,特朗普却突然宣布暂缓部分商品的征税计划。这种“先打再谈”的策略,让市场一时摸不着头脑,但也确实让对手不得不认真考虑他的要求。
同样的戏码在欧洲上演。他威胁对德国汽车加征25%关税,吓得宝马和大众高层连夜飞往华盛顿游说。几周后,美国政府“慷慨”地给予部分欧盟钢铝产品关税豁免——条件是欧洲必须购买更多美国大豆和天然气。
“这就像在集市买古董,”一位贸易顾问形容,“特朗普先摔杯子喊‘太贵了!’,等摊主慌了,再慢慢还价。”问题是,国际贸易不是地摊买卖,反复变卦会让盟友和对手都失去信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曾私下抱怨:“每次你以为谈妥了,第二天他又推翻了。”
国内利益的拔河赛——农民、工人与资本家的角力
关税政策的摇摆,不仅源于特朗普的谈判策略,更反映了美国内部的激烈博弈。他的“美国优先”口号听起来团结,但现实是,不同行业、不同选民群体在关税问题上的利益完全对立。
中西部农民曾是特朗普最忠诚的支持者,但当中方对大豆加征报复性关税时,他们的收入一夜间暴跌,随后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紧急推出12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
今年随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征收145%的新关税,而中国展开反击,美国的大豆生产商又面临生存危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将会有大量农民破产”,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民卡莱布·拉格兰表示,“我们仍然承受着上次贸易战的创伤。”
“我们支持总统,但不能靠补贴活一辈子。”一位印第安那州大豆种植户无奈地说。这场补贴大战最终让美国纳税人买单,而中国则转向巴西进口大豆,彻底重塑了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
另一方面,美国钢铁业欢呼关税保护了就业,宾夕法尼亚州的钢铁厂甚至重启了闲置的高炉。但汽车制造商们却叫苦连天——由于进口钢材涨价,每辆美国车的成本增加了数百美元。福特和通用汽车的高管们私下抱怨,关税让他们在和中国、日本车企竞争时更加吃力。
“政府一边用关税讨好钢铁工人,一边又怕车企裁员影响经济,结果就是政策天天变。”一位底特律的行业分析师总结道。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让关税政策注定无法稳定。
选举季的“头条经济学”——关税是政治工具
如果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什么规律,那就是——它永远服务于政治需求。2020年大选前,他突然宣布推迟对中国部分商品加税,只因为股市因贸易战动荡,怕影响选民情绪。而去年面对选情胶着,他又火速宣布自己若上任会对中国电动车、半导体加征高额关税,哪怕这些措施可能推高美国物价。
为什么?因为强硬贸易立场能巩固他的基本盘,尤其是摇摆州的蓝领工人。在宾夕法尼亚、密歇根这些关键战场,特朗普不断强调“关税保护了美国就业”,尽管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制造业岗位的流失更多源于自动化而非贸易。
“关税对他来说,就像收视率之于真人秀明星,”一位政治评论员调侃,“只要话题够热,争议越大越好。”或许对特朗普来说,某些关税措施未必有实打实的经济意义,但它们确实能占据新闻头条,塑造“强人领袖”形象。毕竟走网红路线一直都是他在政坛打响名声的重要策略之一。
全球市场的困惑——企业如何应对“政策过山车”?
特朗普的关税变脸秀,最直接的受害者或许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企业。一家在中国设厂的美国电子产品制造商抱怨:“上周才调整生产线适应新关税,这周政策又变了,根本没法做长期规划。”
欧洲车企同样头疼。宝马行政总裁Oliver Zipse最近接受外媒访问时表示,如果特朗普兑现承诺,对欧洲进口汽车征收关税,将会影响宝马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导致公司损失约10亿欧元(约84.93亿港元)。他又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指目前全球的一切也相连,世界很快就会发现,关税可能不是提高竞争力的最明智方式。
而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更令宝马遭受重创。3月4日,特朗普兑现威胁,对几乎所有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在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的大力游说下,他两天后部分收回了这一决定,给予了一个月的宽限期,但前提是这些商品必须符合《美墨加协定》的要求。而宝马从墨西哥输往美国的汽车可能不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的要求,次日宝马股价一度重挫5%,华尔街日报形容,宝马已成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无常的受害者。
“不确定性比高关税更可怕,”一位跨国企业CEO坦言,“我们不怕规则严格,就怕规则天天变。”
一场不会落幕的真人秀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像他的标志性发型——风吹就乱,但乱中有序。每一次反转,都精准服务于他的商业直觉、国内利益或选举算盘。问题是,全球经济不是真人秀。长期的政策不确定性会让企业放缓投资,让盟友失去信任,最终可能损害美国自己的经济竞争力。
但只要有特朗普在,这出“关税变脸秀”恐怕不会落幕。毕竟,对这位深谙收视率之道的总统来说,反复修改政策不是漏洞,而是特色。